第249章 世纪难题(2/2)

作品:《大明:开局剧透朱元璋


许青只是笑,也不说话。

朱元璋叹了口气,“是那样没错,但总体来说弊大于利。

咱大明可不止淮西、江浙,昨晚上咱逛街时,听到工部侍郎和刑部尚书的对话,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”

“他们说了什么?”许青问。

“说什么不重要,问题是他们都是北方人,却在用蹩脚的浙东话交流,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。”

朱元璋凝重道,“这现象刚形成不久,得趁早纠正过来,不然早晚会酿成大患。”

许青皱了皱眉,这问题确实不小,“容我好好想想……”

“不用想了,咱都想好了。”朱元璋道,“就用你的拼音加字典。”新

“啊?”许青呆了一下,随即道,“这主意还真不错,皇上英明。”

顿了顿,“不过,拼音的读法会有所不同,标儿虽然学会了拼音,但口语上也是淮西话,真要全部按拼音上的来,可是个大工程。”

“咱知道。”朱元璋深吸一口气,“历来王朝都是将大都当地的方言当作官话,咱觉着实不可取,一来显得小家子气,二来本地官员会有极强的地域优越感,还不如用全新的口语。”

“皇上英明!”

许青叹服,可钦佩之后就是犯愁了。

全新的口语哪有那么容易普及啊!

汉字意音文字,并不是纯音素符号,所以在表音这一方面略显笨拙,种类也五花八门。

例如:譬况法、读若法、谐音法、直音法、反切法。

很多字都和拼音略有不同,之前著书字典时,他还特意向曹亮讨教过此时的注音方法。

眼下用的主要是:直音法和反切法。

直音法比较好理解,就是用相同读音简单字给复杂字做音译,简单粗暴且有效。

比如:懿、意、壹……都是用‘一’来注音。

但汉字博大精深,有很多字都笔画繁多,所以单用直音法是不行的。

这个时候就得用反切法了,其实这个反切法和拼音本质上一样,亦或说,拼音就是从反切法演变而来的。

因为反切法也是由声母、韵母组成。

要注音的字叫被切字,注音的字叫反切字。

反切字分上切和下切,上切为声母,下切为韵母。

比如:东,注音:德嗡。

德嗡=东。

虽说反切下字有也有声调,但太过笼统,通常都是平声和四声。

关键是它没有标准,这也就造成了南北方的口语差异,南平声多些,北方四声多些,相较拼音标准式的1、2、3、4声,实在太过单一。

不过总得来说,只要不说方言土话,正常交流还是没问题的。

但让说了大半辈子‘标准话’的人学习全新语言,谈何容易?

许青哀叹:“老大,你这是给我找了个世纪难题啊!”

s:今儿出门去了,下午才回家,余下两章晚上十点半左右更新!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a最新内容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a 最新章节。

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:开局剧透朱元璋更新,第249章 世纪难题免费。
本章已完成! 大明:开局剧透朱元璋 最新章节第249章 世纪难题,网址:https://www.75ge.com/279_279943/249.html